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生活百味 > 其他文章 > 十年——我和ICPC
十年——我和ICPC
[发布时间:2008-12-01  阅读次数: 11040]

楔子

写这篇文章,是想向大家介绍宣传这个比赛,希望能有更多的同学参与和支持这个比赛,为我校争光。

ACM 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 (ACM/ICPC 或 ICPC) 是由美国计算机协会 (ACM) 主办的,一项旨在展示大学生创新能力、团队精神和在压力下编写程序、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年度竞赛。经过近 30 多年的发展,ACM 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已经发展成为最具影响力的大学生计算机竞赛。赛事目前由 IBM 公司赞助。

竞赛的历史可以上溯到 1970 年,当时在美国德克萨斯 A&M 大学举办了首届比赛。当时的主办方是 the Alpha Chapter of the UPE Computer Science Honor Society。作为一种全新的发现和培养计算机科学顶尖学生的方式,竞赛很快得到美国和加拿大各大学的积极响应。1977 年,在 ACM 计算机科学会议期间举办了首次总决赛,并演变成为目前的一年一届的多国参与的国际性比赛。迄今已经举办了 33 届。

最初几届比赛的参赛队伍主要来自美国和加拿大,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项世界范围内的竞赛。特别是自 1997 年 IBM 开始赞助赛事之后,赛事规模增长迅速。1997 年,总共有来自 560 所大学的 840 支队伍参加比赛。而到了 2004 年,这一数字迅速增加到 840 所大学的 4109 支队伍并以每年 10-20% 的速度在增长。

我们学校从1996年开始参赛,到现在已经十三年了。在这十三年里,我们的成绩经历了二起二落,无论是在起的时候还是在落的时候,大家都在不停的努力,奋斗。而我也伴随它成长了十年。

目前,我们学校的成绩正处在二落的阶段。但我对未来充满信心,因为不断看到有新的同学努力奋斗着,付出着他们的汗水。而你,希望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吗?

引言

杭州赛区比赛结束了。这次我带了今年我们学校的一队前来比赛,结果碰上了今年最惨烈的一个赛区,号称中国ACM/ICPC目前第一人的清华头号选手楼天成领衔,带领其他四个赛区的四支金牌队伍前来PK,比赛紧张得一塌糊涂。

最后,可惜我们只做出来两道题,得了一块铜牌。哎……

下面还有一站成都,不过这次成都我不去了,徐老师带队,希望能拿个好成绩吧。

自从小胖也毕业后,我们学校的实力下降了不少,回首伴随着我走过的这十年ICPC,我们学校经历了两次巅峰,又跌了两次谷底,今年又要谷底了吧。不知道下次再到巅峰会是什么时候。

第一章  我的队员时代——第一季

1.1  初识ICPC

第一次接触ICPC时是我大一的时候,也就是十年前。

大一上学期快结束的时候,我已经记不清是98年12月底还是99年1月初了,总之是那个学期快结束的时候。班长通知说那周六晚上有一个计算机竞赛的宣传会,在东楼101,让大家都去听。

和现在比起来,那时候的工大很破。翡翠湖校区根本不存在,西二教学楼也不存在,东楼和西楼则整天都给人昏昏暗暗的感觉,东楼101是仅有的几个能容下好几百号人的大教室之一。我是98级的,估计那天晚上把98级和97级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都给拉去了吧,总之教室里是人山人海一片嘈杂,就在这样的环境中,第一个给我们宣传ICPC的老师登场了。

那个老师大家可都不生,是王浩院长。不过那时候他还不是院长。我当年刚入校不久,本院的老师不认识几个,所以那也是我第一次见到王老师。他当时给我的感觉很奇怪,可能是冬天吧,天冷,他把两只手往口袋里一插,也不看下面,就“呜哩哇啦”说起来了。偏好当时我坐在后面几排,也不知道“呜哩哇啦”了啥,只隐隐约约听到了什么计算机,什么比赛之类的。

接着第二个宣传ICPC的老师登场了,他自我介绍叫孙海平,92级入校的,现在在读研。他也很奇怪,一样的把手往口袋一插,不过他的嗓门似乎比王老师大些,我总算多听到一些内容,知道这个比赛很了不起,还知道要想参加这个比赛必须会编程序之类的。至于怎么了不起法,怎么去编程序之类就不知道了。

再然后登场的是个学生,自我介绍是96级的(那时候大三),参加过比赛的正式队员,给人很书呆子的感觉。也不知道他想给我们灌输啥,上来就说“啊呀我现在焦头烂额了,为了搞这个比赛忙不过来了……”

下面嘘声一片。因为大家是被硬拉过来的,大部分同学都没兴趣,讲话的讲话睡觉的睡觉,还有个大二的不知道为什么大吼了一声,把我脑袋都吵炸了。

就这样轰轰烈烈的宣传结束了。一些感兴趣的同学纷纷围着孙老师问这问那,我本来也想问点问题,但不想凑热闹,就闪了。

那天晚上可能教室里的纪律吵得我心烦,烦躁得狠。只是这个宣传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倒不是王老师孙老师或者那个学长说得怎么好,而是我一直对竞赛很感兴趣。数学竞赛也好,计算机竞赛也好,都想试试。请大家注意,十年前的计算机环境,可不比现在。那时候奔腾刚刚起来,486还很流行呢。Win2000?还没开发出来,用到98就不错了。如果再推几年,我上高中的时候,大家能玩DOS就不错了,大部分人根本没见过计算机。不过高中时我们学校开过计算机课,学校里居然还有一个机房,大家可以想象一下,8086的机器,没有硬盘的。在那种环境下我学会了DOS,学会了BASIC,能用BASIC编写流行歌曲,也听说过高中有计算机竞赛(就是传说中的NOI,只是那时候我只知道有个什么计算机竞赛),甚至还课下鼓足勇气问教我们的老师,我能不能去参加那个竞赛。他说行啊,欢迎。无奈我时成绩太差了,除了对BASIC感点兴趣外,数理化都红灯过。最后还是没敢去参加。

首页上一页下一页尾页当前为1/8页